实用范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初中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

时间:2025-03-23 08:20:22
初中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此文共15572字]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现在我把登封市直二初中近年来的校本教研工作汇报如下,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决定着教师生活的尊严、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的程度。教师素质的提升是教改成功的关键,因此校本培训是我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1、培训工作日常化,学习时间制度化。学校规定每周一晚上为全体教师的雷打不动的业务学习时间,具体形式有印发学习材料,主管领导带领大家学习并把重点内容摘记在学习笔记上;观看专家报告、课堂实录、师德礼仪等光盘,如赵希斌、刘永胜、陶继新等。另外,每学年暑假期间,加强对教师的师德、理论和业务素质学习,学习编有《教师学习材料汇编》,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开展“教师一月读一本书”的读书活动,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学校每学期购买四类书籍共180本,把女45岁、男50岁以下的教师分为四组,每组中每人每月读一本书,每月28日交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每月1日领新书,学校评选出优秀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每月出一期简报,供大家交流学习。

3、走出去,请进来,①抓住一切机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返校后上汇报课或做学习心得报告,检验外出学习效果;②送课下乡,鼓励中青年教师送课下乡;③聘请专家名师到校讲课,做报告,尽可能地让更多教师参加学习“教师素质论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

二、加强学科组建设,全面提高学科能力。

1、加强集体备课。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16个字。即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中心发言人主讲,备课组成员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讲课后必须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集体备课还必须做到“四定”,“四统一”,既做到资源共享,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又提高了备课实效。每次集体备课主管领导负责考勤、说课质量并签字存档。

2、加强学科教学研讨活动。首先是每个学科组每月教研都有一个小议题,学校强调,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给实践以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每个学科组每学期依据《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总课题拟订四个子课题。每月研讨一个议题。其次就是做好课题立项,以学科组为单位做好课题立项,去年我校有2项被郑州市教科所批准为重点课题、5项为一般课题。

3、各个学科每周进行公开课、研讨课活动,进行课例研究。

学科主任依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以一个学月为单位,每周安排一到二名教师做课,学科组成员全员参加听课、评课。做课后先由讲课人说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后感想,再由备课组长及其他老师进行评课,评课要求做到“三个一”,即:找出一个“亮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金点子”。上的不太成功的课,要求做课教师二次上课,二次评课,最后达成共识。

4、研讨课堂教学模式。各学科组成员在组长的引领下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科特点,制订出适合自己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关成员人人依据模式上课,一轮之后,结合上课实践再进行修改完善,人人再上模式研讨课,最终实现人人依据教学模式上课。目前9门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已完全成为定式,但课堂教学是有模式而不唯模式。

5、每学期做好优质课评选活动,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水平。每学期评选20名优质课教师。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成绩。

1、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导处做到细化课堂教学环节,制订出详实的“课堂教学常规”,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以夯实“双基”为重点。做到“四个坚持”和“六个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情况评价,认真填写好“课堂评价一览表”,教导处每天每周总结,主管领导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亮点,及时树立榜样。为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备课组坚持每天课前除集体备课外的碰头会,如数学组每天早上7:30—8:00其它学科根据大家的上课时间而定。

2、做好做细训练测试和反馈分析。数学、英语、物理学科实施了“周周清”制度,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通过教研教师把本周学习内容中出现的重点、难点、易浑点出成练习题,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人人过关,强化训练。考试后,要求学生不要只看重(请你关注:www.)成绩,更要分析成绩得来的过程,让学生填写《学生学情分析反馈表》,教师要逐一看后并找学生谈话,帮学生指明方向。每位教师要针对学生成绩写出《学科教学情况分析表》,班主任要针对班级成绩写出《班级教学管理情况分析表》,主管领导要逐一看后,采用座谈和开会相结合的形式帮教师分析情况并鼓足干劲,指明方向,避免教师走弯路。

3、写好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要求每位老师每两周至少写出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教学反思,上交学校,并由学校从中选出优秀篇目上交教育信息平台进行交流。为了便于教师收集,今年开学初给教师发一本“心路历程上的点点滴滴”的笔记本,记录教学随笔、生活感悟,每月一收查评比,对优秀习作以简报形式让全体教师学习,同时要求每个教师的教案上要有教后反思,每周不少于两次。

4、作业教案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使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保障。

教案检查主要是放在集体备课会之前,先由组长检查签字,主管领导审阅,这个环节就保证了教案要写在上课前,促使教师及时备课。同时每周年级组进行一次作业教案检查,每两周教导处进行一次作业教案检查,并对检查情况以学校简报的形式,发放给每一个教师,树立榜样,表彰优秀!

5、让阅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学校建立了能容纳100人以上的师生阅览室,每月购买3000元以上书籍,每周每班一节阅读课,列出阅读计划和阅读内容,由语文教师负责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每月组织一次阅读交流会,认真填写名著阅读记录卡,扩大阅读面,丰富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6、通过活动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每学期评选出“十大师德先进个人”,“十位受学生喜欢的教师”,“20位优质课教师”,“十佳教师”,这些活动给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在学生中开展了“争当一日小家长”生活体验活动,“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感受亲情,感谢母亲”活动,评选出“校园十大孝星”,“文明标兵”等,德育教育渗透在这些活动中。

第二篇: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在校本教研中提高教学质量

召陵区实验二中

2014年6月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在校本教研中提高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这一名词,是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是相对于传统的教研形式下来讲的,是新形势开展教研 ……此处隐藏11584个字……持研究的《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教法与学法研究》为中心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我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促进了初中数学成绩的提升;张吉高副校长主持研究的《发挥地域优势 拓宽写作素材的实践研究》为中心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小学作文教学中,大面积提高了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刘铁锁主任主持研究的《新课标下高中理科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为中心重点课题,研究过程促使我校高中理科教师研究高中新教材,研究成果为教师准确把握新教材特点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窦兴武副校长主持研究的《新课标下中学物理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与实践》为省级课题,研究过程促使高中物理教师开发多媒体课件,并将物理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高中理综教学成绩的提升。

七、步履艰难,任重道远

校本教研,我们一路走来,步履艰难,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我校平行班级少,初中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小学每个年级也只有两个班,同学科教师就少,好几个学科教师都是“单打独斗”,“同伴互助”很难有效开展,对教师的评价无法对比。

2、教师调整分流,老教师已有一半分流到西安学校,留下的教师要么觉得工作量小,轻松舒坦,不急于下西安,安于现状;要么急于下西安而未能如愿,工作中不负责任,不求上进。所以无心教学的教师多,无心教研的教师就更多。

3、教师的流动性很难保证一个研究课题的持续性和完整性。

4、学生流动的不确定性导致有些问题刚摸索到解决的办法时却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5、管理人员培训学习太少,教育科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欠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对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性就不够,制约了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

八、克服困难,寻求特色 校本教研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走进了学校,走进了教师的视野,不能回避,只有面对。我校对校本教研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尽管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但有中心的指导,有兄弟学校的帮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克服困难,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注重实效,努力寻求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模式,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究、二课堂的有效开展、本土教材的开发及优秀生源大量流失后的有效教学等方面加强探索和研究,努力摸索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之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稳定。

以上发言有不成熟之外,也有不妥之外,诚请中心各级领导和在座的兄弟学校领导批评指正,也请中心各级领导对我校的教学工作再多作指导,请兄弟学校多予帮扶。谢谢!

第五篇:校本教研经验交流

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

棋坪中学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我校本着“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实际校情出发,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学校教科研气氛活跃,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学生成绩显著提高,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同,下面我将把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一些做法作简要的汇报。

一、校本教研形成制度化。

1、学习制度

在内容上,主要开展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方面的内容。在形式上,主要以课题研究与实验、集体备课与评课、试后学情分析、观摩专家讲座及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示范录象课,以及下发的有关课改内容的学习资料等。

2、听、评课制度。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听、评课15节以上,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听课后要与讲课教师及时交流,取长补短。

3、学情分析制度。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素质得不到提高,教研所做的一切只能是空谈。因此,我们更注重对所教授对象的分析,教研组、年级组教研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在课堂、自习、作业完成、单元测试中的表现,年级组要从横向来分析本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教研组则要从纵向分析本学科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讨论、研究后要拿出一个具体的措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

4、年终量化考核制度。

学校把教师的校本教研情况,经过量化后纳入到了年终教师考核中,使校本教研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建立教师间的帮教关系。

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每学期开展一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要求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每学期结成帮教对子,指导他们的备课、上课和献课,同时,还要带动和培养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到教科研中,每当开展校级公开课或是需参加县、市级优质课评选时,我们都要组织这些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听课、指导,帮助上课教师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方法。除了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间结成帮教关系以外,我们还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和新参加工作的教师结成帮教对子,帮助新教师更快、更好地进入教师角色、胜任教学工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加之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走入了课堂,这样,我们把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接收掌握比较快的年青教师,与年龄稍大的教师结成互助对子,帮助、指导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

和网络操作技能。这样就形成了“以骨干带普通”、“以老带新”、“以小帮老”帮教网络,形成了你帮我,我帮你的互帮互助的教研氛围。

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校本教研在形式、内容、效率和效果上都得到了丰富和改善,在教研中,老师们遇到了难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便捷地获取所需教学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好地提高了教师的备课、上课质量。新一轮的关于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教研内容,使教师们学电脑、用网络,制课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研热情高涨,提高了教研的科技含量和教研效果,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走出去、请进来,多渠道学习先进经验。

闭门造车,终究会鼠目寸光。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并利用各级优质课比赛的时机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赛课、听课。我校与二中结成帮教对子,借助“校本教研月”这一平台我们组织教师多次到二中听课学习,同时二中的领导和老师又为我校送来示范课和专题讲座等,使我校教师多次得到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以上是我校在校本教研中的一些作法,谈不上什么经验,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真诚的期望各位领导和兄弟学校的同行们指正。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新问题也一定会层出不穷,我们会继续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不断改进我们的作法,力争把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的更好。

小编推荐其他精彩文章: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

校本教研交流材料

校本教研交流材料

向阳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

校本教研工作交流材料

《初中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此文共1557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星瑞文秘网 www.zjxingrui.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