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岭南文化与艺术修养学习心得
岭南文化与艺术修养学习心得
最近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岭南文化传承与文化艺术修养>培训班的学习,老师的课非常生动,插入了许多图片、音乐、诗歌等,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岭南文化的内涵,我对文化艺术修养与专业技术能力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对提高自身专业的重要作用。
我知道,文化能使人的道德更加高尚,艺术能使人的生活更加精彩。在与同事、领导和公司各部门职能人员的沟通中,自身的形象、气质、谈吐、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各方面都对更好的完成工作目标有很深的影响,正因此,在专业知识以外,我们所表现的亲和力,综合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让同事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愉悦,促进了与同事之间更好的沟通,一个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往往有较好的气质,而气质又往往来源于文化艺术修养。
所谓艺术修养,指人的审美能力和情感。只有具有音乐听力的人,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只有具有视觉美感受力的人,才能欣赏大自然景色之美和绘画等艺术之美。俗语说:"玉不琢,不成器"。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进行文化艺术修养,如基本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培养、法律意识的培养、伦理道德的培养、人文素质的培养、言行与礼仪的培养、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业余爱好的培养、人际关系的培养等,把自已培养成社会需要、单位需要的专业人才,承担起各项工作的重任。
做一名有文化艺术修养的好管理人员,我们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多读一些关于沟通言谈的书籍,训练自己可以更好地与同事、领导和公司各部门职能人员的沟通。要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新知识是一件艰苦的事情,要牺牲自己许多的休息时间,最好的办法是把学习新知识当成自己的娱乐,在"快乐莫过于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中补充自己,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又创新自己的天地。
在人的素质中,艺术修养不可缺少。艺术不像语言和知识那样,需要经过翻译和说教才能为人们接受和感悟,它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精神和生命状态。提高审美素质艺术修养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艺术修养的规定将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高低。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的、充分地使其感性、情感和理智得到协调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通过学习和修养,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经验,增强文化艺术素养,开拓创新思维、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更好的用自己眼睛看待对象、直接做出判断,通过对个别事物的了解,从而洞察、了解事物的本质,尤其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即时地做出决断和处理。
岭南文化有很好的包容性,融合与交流是岭南文化形成之基石,我是一名财务人员,我们要传承岭南文化的优点,对各种知识兼容并蓄,融会升华,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人是有资质区别的,也各有优秀的潜质,而文化艺术修养是最能激发人的潜质的。我需要艺术资养、精神也需要艺术丰富,我只有不断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提高自己审美、言谈能力,丰富自己的艺术底蕴,才能提升自己的创造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做一名优秀财务人员。
第二篇:浅析岭南文化与岭南造园艺术
浅析岭南文化与岭南造园艺术
论文摘要:岭南造园艺术,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和非常鲜明的地域色彩。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既由它形成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同时也受到岭南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岭南文化、兼容性、岭南文化影响、岭南造园艺术
一、岭南文化的形成
i、兼容海内三大文化体系
古代,由于交通工具落后,限制了广东与中原的沟通,南海又将广东与大洋彼岸隔开,因而,其封闭性和落后性是可想而知的。在封闭条件下形成的百越文化便是岭南文化的底本,比起中华民族各先进的文化体系来说,实在是底薄本微,于是渴望吸收其他文化来充实自己。
秦以前,岭南属楚地,荆楚文化正是不囿中原礼制传统,开放地博采众长,富于创新的文化,非夷非夏,亦夷亦夏。无羁的想象和浪漫的激情,飘逸流畅的动态。岭南与荆楚山水相连,历来交往密切,岭南从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面,都吸取荆楚文化。荆楚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影响,胜过中原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影响。
三国时,岭南与吴越同属东吴,吴越自古是中华富庶地,文化发达,对岭南的语言、艺术、园林、建筑等方面都产生相当影响。
秦汉以来,中原文化凭自身的先进和中央集权的推力向全国辐射。随着秦汉、晋、南北朝和南宋4次中原人口向岭南的大迁徙,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至宋、元时,中原文化与先后融入的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和作为底本的百越文化,共同构筑起岭南文化体系。
2、吸收海外诸类文化
东吴时,佛教传入广东;南朝梁代,禅宗始祖达摩来广州传播印度佛教文化,后来在潮汕和徐闻形成两大佛教中心。唐代,阿拉伯商人传入伊斯兰教文化;明、清时,西方传教士将天主教、基督教传入岭南。这些外来的宗教文化在岭南比较顺利地传播和发展,建起了许多寺院、教堂,将各自的宗教建筑形式、雕塑、图案、彩画等艺术随之传进来。
可见,岭南文化是土著文化、各个时期的移民文化以及海外文化在交流、碰撞、激荡、整合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样的大融汇,必然以兼容精神为前提,是兼收并蓄的结果。正是由于岭南文化能对各种不同的文化流派甚至异质文化保持较为开放的态度,敢于和善于吸收各种文化的养分以丰富自己,所以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发展。也正是因此,岭南文化虽然是一种年轻的文化形态,却能够在古老而壮观的中华文化大系统中展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辉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兼容性是岭南文化的生命所在,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二、岭南文化对岭南造园艺术的影响
岭南造园以清新旷达、素朴生动取胜,造园构意新颖,布局平易开朗,较少江南园林那种深庭曲院的空间构设。在园林的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建筑造型、色彩运用、叠石理水和花木配置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形成不似北方园林之壮丽、也不似南方园林之纤细的一种通透典雅、轻盈畅朗的岭南格调,成为与江南、北方鼎峙的三大地方风格之一。
1、儒家美学思想与岭南园林
在岭南文化的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由于岭南远离中央集权,受北方儒家思
想影响较少,因此导致岭南文化具有远儒性。其实早期岭南文化受先秦儒家思想和楚文化的影响都很大,特别是孔子美学思想和屈原楚骚思想。孔子及儒家“文之以礼乐”的美学思想,一方面是指对人而言,通过美育对人的提升,是本质上的升华;另一方面是指对物,通过对物的美饰,反过来又作用于人,同样使人得于美育的熏陶。在岭南的建筑及园林中,最能体现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就是孔子美学思想和屈原楚骚思想中的“文”饰和“好修”。例如广州的陈家祠,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的手法,前后三进,包括9座厅堂、10座东西斋、6个庭院,建筑群主次分明,虚实相间,庭院与建筑紧密结合 ……此处隐藏9002个字……能是春秋末左丘明所作,但也有人认为是战国初的作品,重在史事的陈述。《公羊传》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谷梁传》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传。后二传重在论议。
《论语》是春秋时孔子弟子对于孔子的语录笔记,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
《孝经》西汉在孔壁中发现的藏书,可能为春秋时孔子或其弟子曾子所作。为论述封建孝道的专著。
《孟子》战国时儒家学者孟子的著作。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
《尔雅》战国到西汉的学者编写的一本可以用来学习儒家经典的词典,《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训解词义,诠释名物,经学家多据以解经。(注意:十三经中没有《春秋》这部书。现在的《春秋》已经失传了,其文字则散见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三部书中。该书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
九、
2014年10月12日下午2:30
主讲人:郭万金
《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心灵世界》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
十、
通过学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提高:
1、 提高了价值观,主要是王世杰老师讲的党性修养。
2、 提升了文学修养,主要以卫广来教授的论语和郭万金教授的文学。
3、 激活了意识思维,以刘毓庆老师和白平老师讲课为主。
4、 提高了艺术修养,主要以音乐学院的赵海英教授和张娟讲师为主。
这几点是有机联系的,不能割裂开看。希望这样的培训制度化,常规化。
第四篇:岭南文化与侨胞
岭南文化与侨胞2014年05月22日华侨文化是岭南文化形成自身特色的催化剂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华侨文化也就没有岭南文化。
广东华侨文化最典型地代表了华侨文化的本质特征:华侨华人历史、文化的本质,并不单单是一部“苦难史、创业史、爱国史”,更关键的是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的特质,这是华侨文化及其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根源所在、生命之源。五邑、广府侨乡的华侨文化是这一本质特征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华侨华人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广东侨乡文化是一种主动的开放、学习、接纳。“侨”而不崇洋媚外,不全盘西化;“乡”而不迂腐,不顽固,凸显出侨乡文化形成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性。因而,在中国侨乡文化研究领域具有独特性。
华侨文化对岭南文化品格的贡献:开拓性、开放性、包容性、主动性和自信、创新。
【来源: 新华网广东频道】
第五篇:学习企业文化与竞争力心得
学习企业文化与竞争力心得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经营的“统帅”,是企业行动的“指南”,是企业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企业整体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向,规范着职工的行为,因此,企业整体价值观的建设是以建设企业先进文化,提高职工素质为重点。首先,要确立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崇高的目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要树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价值目标,确立为社会服务,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把企业目标放在追求投资回报、利润最大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上,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其次,要树立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在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业要树立“顾客至上”、“用户是资源”、“市场是求生之地”等经营理念,并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中去。向职工提出“今天的信誉,就是明天的市场”、用户提出的一切意见都是对的、经营合同必须做到百分之百履约等要求,大力倡导经营人员充分满足用户对产品质量、周期和服务的要求,全体职工充分满足经营人员对用户的承诺,并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确保合同按期履约,逐步树立企业在市场中重合同、守信用的整体形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作为企业文化直接设计者、倡导者和执行者的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具有两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企业领导者个人的思想修养、文化素质、形象魅力、行事风格及经营管理能力,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文化的优劣。在市场经济中,不论是用户或竞争对手,首先接触到的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具有良好素质的领导者不仅能得到用户的青睐,也会赢得竞争对手的尊重,无形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最终获得业务订单。二是企业文化是由领导者倡导,并经全体职工认同和实践后形成的企业整体价值观、信仰追求和道德准则,因此对全体干部职工来说,领导者有上行下效的示范责任。企业领导者精神振奋,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修养、技术管理水平和言必行、行必果的作风,自然就会得到全体干部职工的尊重、信任和效仿,促进企业良好风气的形成。因此,作为企业领导者,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修养、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应是永恒的课题。 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要
突出以人为本,着力调动起企业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它既是企业改革发展的结晶,又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的资本可以借,技术可以用钱买,甚至具体的营销和广告策划可以花钱请专业的策划公司搞,但员工不能借,被广大员工接受并乐于实践的企业文化更无法外求。因此,企业应打破“门户之见”,采取多种措施为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全体员工创造一些诸如营销策划竞赛等亲身实践企业文化的机会。让他们从自己身边的公司、个人、投资企业等业务中总结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设计新的开拓市场的营销方案,并从中培养每一位员工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实践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把企业文化由“虚”变实。
企业文化表面上是虚幻的,但如果扎扎实实搞好了,便会发现它是那样的实实在在。一个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就好像一个人名誉不好,人们对其没有信任感一样,企业没有了文化的支持,同样不会赢得客户的长期认同,没有良好的市场信誉度,企业的就没有竞争力。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而言,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级组织和人员的关注、支持和参与,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的建设来保证企业文化的良性发展;同时必须联系企业实际,找准切入点,突出个性,因企培育,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发挥企业文化的独具魅力。
李润冰
2014年12月18日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星瑞文秘网 www.zjxingrui.com 版权所有